《荆棘与荣耀》全面记录中国女排拼搏历程
“绿翼计划”香港环保教育公益行动启动,七十五载著华章砥砺追梦再出发
本月更新5311  文章总数1645  总浏览量3484422

国际锐评·和合之力丨75年,中国用“三个定位”与世界命运与共

长虹“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投产 效率提升逾六成

24岁的新员工,死在下班路上,假期消费势头强劲,全市重点商家4天进账43.8亿元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腊月二十八 打糕蒸馍贴花花

乐冠国际体育官方app下载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大局,一头连着民生冷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可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就业协调联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要注重从供需两端发力。把握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趋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催生新动能,努力创造含金量更高、驱动力更大、引领性更强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带动未来岗位需求的突破性增长;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推进动能转换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着力推进产业带动就业,紧盯劳动者素质提升,紧扣不同产业的劳动力需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

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需要各项政策的匹配跟进。各项政策导向各有侧重,落地实施却又环环相扣,没有哪一项政策可以单兵作战,都需要统筹谋划、有的放矢、增强合力。只有增强各项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提高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才能在统筹兼顾中增强整体效能,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乐冠国际体育官方app下载

登上热搜后的哀牢山引发巨大关注。10月6日,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了《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市管护分局关于禁止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各类未经批准的人为活动的告知书》。告知书表示,支持自然保护,最好的行为就是不随意进入保护区,让动植物们自然生长,不受干扰。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开展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穿越、游憩、拍摄等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构成干扰的人为活动。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哀牢山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哀牢山保护区”)位于哀牢山脉中段和北段,地跨云南3州(市)6县(市),即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楚雄市、双柏县、南华县,普洱市的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和玉溪市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总面积67700公顷。

例如今年7月,微信公众号“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消息称,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开展哀牢山楚雄州辖区重点保护植物调查时,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白花独蒜兰(Pleione albiflora),《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濒危等级为极危(CR)。

微信公众号“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的相关介绍显示,哀牢山保护区,主要保护以我国亚热带地区面积最大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以西黑冠长臂猿、云豹、灰叶猴、猕猴、绿孔雀、鸳鸯等珍稀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保护以长蕊木兰、水青树、红花木莲、野茶树、云南七叶树、绿背石栎为主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

保护区共有哺乳动物120种,隶属于8目、28科、78属。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名录2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印支灰叶猴、林麝、大灵猫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亚洲黑熊、短尾猴、中华鬣羚等13种;鸟类475种,隶属于18目58科,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共计6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长尾雉等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白鹇、红腹角雉等66种。两栖爬行动物114种,其中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物种有眼镜王蛇、哀牢髭蟾、红瘰疣螈等5种。

同日,微信公众号“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发布的《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访客须知》也再次明确,根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除外。禁止任何人进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州辖区的核心区。

上述访客须知还提到,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访客应爱护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植物,不得采挖野生植物、采花摘果和擅自采集各种野生动植物标本,不得投喂野生动物。访客以任何方式骚扰、惊吓野生动物、蓄意伤害野生动植物或者其他破坏保护区生态、环境资源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访客应确保自身安全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积极开展自救,同时就近向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属地党委政府、公安机关求助,但访客应自行承担所产生的财产损失、救援产生的费用、甚至人身伤亡的后果。